创新的差距、误区与突破

分享到:0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企业管理网   发布者:admin
热度15票  浏览16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20日 10:50

一、经济的创新差距到底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组数据,这一组数据能说明我们竞争力强吗?能说明我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地位领先吗?能说明我们富有吗?不能,真的不能。

我们处在一个以经济行业划分的世界,以产业层次划分的世界。

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反映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在世界上地位的已经不是数量,即不是GDP总量;而是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行业中所处的层次,是一个国家经济在每一经济行业中所处的环节。一个国家的富有与富裕不在于产出了多少GDP,而在于一国GDP投入产出比,在于一国的GDP 创造了多少经济剩余。在生产率低下和缺少创新的情况下,GDP产出越多意味着越没有效率的浪费越多,越是在消耗将来的富裕。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看问题很深入。他说的好: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界限已超过了国界的背景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GDP统计的还是在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但实际上许多产值已经不是自己国内企业生产的,而是其他国家企业在该国境内贡献的。

Made in China 与Made by China不是一回事儿。许多外资企业的产值计入了所在国的GDP,但是零部件国际采购的收益,技术、品牌转让费的收益、企业经营收益都是外资企业享有了。约翰.奈斯比特强调:“现在能够反映经济相关数据,并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的不是某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而是在某个经济领域所生产的产品总和。”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所占据的层次地位。“衡量全球市场经济状况的标准就不应该再是单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是经济行业生产总值,一个反映世界经济状况的新GDP。”

按照经典的产业层次理论,以时间顺序发展,一个国家要经历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化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从大的历史进程角度看,这种划分是正确的。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经典三个产业层次的发展问题,而是讨论狭义的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层次范围内的层次划分问题。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当今世界的工业与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可以分为6个层次:这个层次是按照不同的技术含量与价值含量来划分的。

今天,按世界产业层次划分:处在4、5、6低端层次。

我们来看世界经济中的行业或产业层次问题。

按照产业层次的技术含量、价值含量从低到高排列分别为:

工业原料生产与初加工;一般终端消费品;近现代标准工业化产品;领先工业化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尖端技术产业与产品。

为了讨论方便与印象深刻,我们从高级层次依序看下一级层次:最高的第1层次是尖端技术产业与尖端技术产品,主要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包括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包括基础基因工程。很明显,在整个世界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分工中居于最尖端层次的就是美国;第2层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新技术产业,即我们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在大量引进的行业,包括一般的通讯业,一般的计算机软硬件、一般的新材料和一些生物工程,处在这一产业层次的主要是美国、德国、英国;第3层次是领先的工业化产业,包括先进的大型机器制造与设备制造,处在这一层次的是德国、日本,在世界上我们可以不时看到德国、日本精良的机器、设备。第4层次是一般近现代工业品,主要是造船、钢铁、石化;、韩国、澳大利亚是这一层次的代表。第5层次是一般的终端消费品,如冰箱、彩电、空调、服装、食品、化学医药,是这一层次产品的生产大国。第6层次是工业原料和工业品粗加工,在这一层次所占比重非常大。

很明显,这6个产业层次之间的关系是越居于上位的产业层次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高,是上位产业的发展带动着、决定着下位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是说,不仅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在世界产业层次分工中的地位,不仅一个国家的经济收益取决于其在世界产业层次分工中的地位,而且一个国家的安全也取决于其在世界的产业层次分工中的地位。我们看得非常清楚,在整个世界产业分工当中,美国处于最高的产业层次,所以它才能在世界上如此强大。

一国竞争力除了取决于该国在世界产业层次中的地位意外还取决于该国在任一行业的产业链中的环节。处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关于产业链竞争环节问题,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再造宏碁”提出的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做出了形象的表达.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已由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也就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国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链条。这就是全球产业链,它一般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导。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各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三个环节。 发达国家往往掌控着产品研发、市场流通环节并获得最大利润。发展家的企业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主要从事制造加工环节的生产。然而,无论加工贸易还是贴牌生产,制造加工环节付出的只是土地、厂房、设备、水、电等物化要素成本和简单活劳动成本,虽然投入也很大,但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替代性,企业为争取订单,常常被压低价格。所获收益微少。

依据施振荣“微笑曲线”考察,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处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处在中间低处。

举例来说,家电产业利润低下,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芯少屏,“在决定平板电视产业生死命运的最关键的部件——面板和核心模块上,彩电企业至今仍是‘拿来主义’。” 这才是彩电产业的“死穴”所在。据了解,占数字电视成本一半以上的的高清显示器——LCD、PDP、DLP、LCOS等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而融合音视频解码等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也依赖于日、美、韩企业。我们要为这些技术付出高额的知识产权费用。

如果说耐克、芭比娃娃买50美元的话,45美元都是研发、销售两端环节专区了,生产制造创造了5美元。所以生产制造的越多,越不赚钱,利益都让两端环节赚取了。为什么两端环节能赚钱呢?因为两端环节能为产品附加更多的价值:产品设计赋予了产品灵魂,如耐克、芭比娃娃的设计价值、品牌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价值;做订单处理的香港利丰自己不生产而是运用信息平台整合加工、质检、物流,赚钱比生产企业多多了。

也正因为此, 美国学者纳希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得深刻:

“全球化使美国专门从事创造性活动,产出新的理念和思想及具有突破性产品,并且通过输出工作机会的方式,逐渐将不那么具有突破性的部分分离出去,让那些喜欢按小时付酬的人去做。设计一双鞋比真正把他们做出来能赚更多的钱——耐克、戴尔、波音只需要思考并组织和运用他们的专有技术就能赚钱,发展家的转包工厂做那些繁琐的制造工作,而有文化和擅长数学的国家的工程师们负责解决那些没有创造性的技术性小问题。美国经济极大的依赖思维创造,所以美国失去制造业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绝不能满足GDP的增长,而要认识到提高在世界经济行业中层次地位,提高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环节地位才是更根本的问题。而要实现产业层次地位与产业环节地位两个提高本质上就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我们决不能在因为GDP而沾沾自喜,而要深刻的从产业层次地位、产业环节地位入手切实看到我们与美国的创新差距,知耻而后勇,努力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了,为什么美国能在各行业层次上领先,能在各行业环节领先占有优势地位呢?一言以蔽之,创新能力所致。

首先我们看,美国为什么能在各行业层次中居于领先地位,因为许多新行业就是美国率先创造的:

20世纪的汽车制造、化学制约、航空航天、新能源、信用卡、通讯业、物流快递、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产业、云计算模式、基因工程产业。你率先创造了一个产业,你自然就居于这个产业的领先地位。

因为许多技术都是美国首先突破的。因为许多产品都是美国首先生产。因为许多原材料都是美国率先形成的。因为许多模式都是美国首先运用的:连锁、长尾、免费、互动、共创、众包、团购。因为许多制度都是美国率先安排的:风险投资、自发的高新技术园区。

我们绝不能满足GDP的增长,而要认识到提高在世界经济行业中层次地位,提高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环节地位才是更根本的问题。而要实现产业层次地位与产业环节地位两个提高本质上就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我们决不能在因为GDP而沾沾自喜,而要深刻的从产业层次地位、产业环节地位入手切实看到我们与美国的创新差距,知耻而后勇,努力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2000年,欧盟里斯本协议明确欧洲的目标就是“把欧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十年过去了,在竞争力与活力方面欧盟与美国的差距也是拉大了。究其原因:就像《经济学人》杂志所评论的:美国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国家,欧洲则在衰老、保守。

我们不妨看看几个数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曾获得109次诺贝尔科学奖,而美国只有13次。但是,但从二战后倒2011年美国获得了243次,欧洲只有100余次。美国是欧洲的2倍还多。

欧盟用来研发的资金只占到国民收入的1.9%,而美国为2.6%。美国花在研发上的资金比英、法、德、意、加拿大、日本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百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是欧盟的两倍,而且还不断有科技人才从欧洲流失到美国。美国获得的技术发明型专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排名前20所大学中,美国占了17个,英国有两个、日本有一个。在世界最具创新性50公司排序中,美国公司占比总是60%-70%。

一些欧洲人总把罗纳德.里根总统描绘成牛仔,说美国人也是牛仔,殊不知,牛仔正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

那今天欧盟的经济危机和困境与里斯本的目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谁缺少了自由创造都会落在历史进程的后面。这也正像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欧洲不改革、不创新,不形成自由的创造氛围,不大可能成为世界知识经济的领导者,只能成为人们用来瞻仰它的光辉历史的旅游景点。

转看日本:

日本由1985年9月22日的《广场协议》开始了四年的经济过速成长年代,股市和楼市制造泡沫,一切都是over-extension,到极盛是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高达38957点,东京银座地价每平方公尺高达100万美元。日本成功达到“先富后老”的目标。1989年日本的人均GDP是23887美元,比美国的22047美元还高,日本人踌躇满志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弃亚入欧的百年梦达到了,然而西方的生活方式却也是噩梦的开始,因为人均GDP虽大,但人均消费石油、金属和天然资源的需求更大,美国的消费就比肯尼亚高32倍。人类学家指出,一个族群在不断消费大量资源之后,一旦到了顶点,就有崩溃的可能。

1989年到达顶点后,日本被称为进入迷失的十年(lost decade),但decade漏了一个s字,到2009年12月日本就迷失二十年了,但有多迷失呢?看看人均GDP,2006年日本是34000美元,十七年间增加 42%;美国已是 44167美元,增加了100%;香港由1989年至2006年成长了114%,是27071美元。日本人均GDP由第四位落后至第十八位,日本人仍然是富的,但消费者仍揽住荷包不放,因为老了二十年,为将来担心。四年的兴奋,换来二十年的忧愁,颇为不值。

1989年的十大世界银行有七家是日本的,当年日本第一是第一劝业银行,资产刚超过1万亿美元,威到尽矣!联同住友、富士、三菱、三和、日本工业和农林金库,横行全球,留下无数有毒贷款有押保等于无,是最大教训,结果全部变成僵尸。日本政府一直拖到1996年才出手,三年间推出6000亿美元救亡计划,是GDP的12%,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美国的TARP计划(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也不过是8000亿美元,是GDP的7%,日本当年是出重手,只是时机晚了六年,小人病变大病。

2009年1月,日本只剩下合并后的三菱日联排在全球第八,其他瑞穗排第十四、三井住友排第十九,但和第一名资产是3.5万亿美元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比较,日本银行不说最好,连最大也不成了,论赚钱更不用提。二十年变化可真大啊!

一步步深化我们的研究,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在产业地位、技术发明、产品生产、原料形成、模式提出、制度安排方面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与创新的差距。因为一切产品与服务说到底不过是信息与知识的物化,是知识与信息的凝结。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子分类

金钥匙-在线咨询                                                                  

关闭
总部邮箱:772491168@qq.com  ;46980920@qq.com   
总部电话:020-81217181  ;020-812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