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罪与罚

分享到:0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企业管理网   发布者:admin
热度22票  浏览9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20日 10:42

这是一场困兽之斗。

参与搏杀的,一方是国内大型商业企业,另一方是中小型供应商,它们手中最犀利的武器,则是“物价”。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角力中,“有形之手”的介入,已经让胜负的天平倾向了中小型供应商一方。

2012年1月10日,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五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12月19日,五部门已联合印发《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对清理整顿的范围、依据、内容、要求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此次清理整顿的主要对象是,“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超市、百货店、电器专业店等大型零售企业及其下属门店”,“入选”的具体标准则是,“最大单店营业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门店数超过20家,2010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参照这一标准,众多知名商业企业已被圈定。其中,国内企业包括国美、苏宁、联华、永辉、步步高等,外资企业则包括沃尔玛、家乐福、乐购、乐天玛特等。而据连锁经营协会统计,被圈定的企业共计80多家。也就是说,零售业百强几乎全部都在“清理整顿”之列。

1月10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遏制虚高物价,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扩大消费”。

按照五部委下发的方案,这场对大型零售商的全面整改行动,将从2011年底持续至2012年6月,具体包括“自查自纠、联合检查、严肃整改、建章立制”四个步骤。从“方案”下发至2012年2月20日,企业须完成“自查自纠”,并作出情况通报,之后,将进入“联合检查、严肃整顿”等阶段。

本刊记者从连锁经营协会获悉,截至2月10日前后,80多家被圈定的企业中,已经有60多家企业主动进行了“自查自纠”。

2月6日,在一次内部沟通会议上,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不少零售企业反映“对新规看不明白”,“比如,配送费被要求取消,但很多零售企业反映,其投入建立的配送中心真正节省了供应商的成本,能够集中统一配送,也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如果不收取费用的话,这并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律”。

但这显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市场”之争。2月8日,一位零售业资深人士对本刊记者称,“这并非一场空穴来风的整顿,始作俑者是一些中小型供应商。过去几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中小型供应商、代理商,在与商业企业的合作中,利润变得越来越薄,因此,一直在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它们声称‘是零售商推高了物价’,并因此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物美商业(1025.HK)新闻发言人种晓兵,也与上述人士持相同观点。“此次整顿从一开始,就有一种赤裸裸的观点称‘零售商推高了物价’。在我看来,这明显是一种有罪推论。”

2012年1月,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5%,再次超出预期。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12月下旬,由国务院派出、16个部门的部级领导带队的8个调研组,已奔赴上海、江西、河南等多地调研流通业,主要任务是“寻找流通环节中的障碍,进一步搞活流通以促进消费”。2012年3月,一场“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也将在北京召开。

在连续两年的CPI持续上涨之后,当相关主管部门开始在流通渠道中寻找“障碍”之时,“推高物价”显然是一个谁也无法承担的罪名,那么,业已被推上“审判席”的零售业百强,将如何抗辩,并自证清白?

“罪”与“非罪”

在五部门启动清理整顿工作后,2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一则《超市乱收费:一筒薯片六成利润被拿走》的报道。按照这一报道的逻辑,零售商正是“推高物价的罪魁祸首”。

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多家零售企业将从2006年开始推广的“农超对接”项目,作为它们反击“价格推高论”的最有力论据。以北京周边市场为核心业务范围的物美超市,就是大力推进“农超对接”项目的一个典型代表。

早在2009年3月,在被誉为“大棚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昌乐、青州地区,物美超市便开始常年派驻工作人员,负责当地的“蔬菜直接采购”。

超市与农业合作社的直接对接,最大的优势是,省略了诸多中间环节和价格加成。

种晓兵介绍说,以黄瓜为例,原本整个供应链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一根黄瓜,需要经过农户、地头蔬果经纪人、区域批发商、北京当地批发商、农贸市场、超市,最终才能到达顾客手中。如果黄瓜的田间采购价是2元/斤,但经历了6个环节之后,可能会变成4元/斤甚至更贵,因为“各个环节都要加价”。

而在实施“农超对接”之后,物美超市大大缩减了蔬果类产品的供应环节。一根黄瓜的所有流通环节只有3个,即农户、物美配送中心和门店。由此,产品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一般情况下,物美超市的蔬果类产品,要比周边的农贸市场还便宜20%。

目前,通过“农超对接”,物美超市每天供应北京居民的新鲜果蔬已高达300吨,年供应量超过10万吨。

一家大型外资零售企业的副总裁也对本刊表示,该公司2007年就已被商务部、农业部列为“农超对接”项目试点企业。目前,其已与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约4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合作,累计采购20万吨农作物。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门店,其“农民直供产品”的比例已达到50%。

并且,包括物美和上述外资零售企业在内,许多零售企业都会将“农超对接”产品摆放在超市生鲜区域最有利的位置,但却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这些本可以用来为大品牌提供“堆头”服务的区域,可谓“寸土寸金”。

虽然,这些零售商通过“农超对接”大幅压缩了成本,但由于“物流费用、人力成本、物业租金”的大幅上涨,它们并不能因此获得更高收益。2011年,国内物流成本普遍上升了20%,零售业的用工成本上升了20%至50%。而对于普遍以“租赁物业”方式经营的零售业来说,冲击更大的是,近几年物业租金已累计上涨了50%左右。这一系列新增的成本,最终都要均摊到超市经营的每个单品中去。

郭戈平称,“零售商推高物价”的言论,在超市生鲜类产品的供应上是缺乏依据的,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农超对接”产品,众多超市推行的都是低毛利率的策略。

据本刊记者了解,不少超市“农超对接”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不足10%,净利率甚至为负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子分类

金钥匙-在线咨询                                                                  

关闭
总部邮箱:772491168@qq.com  ;46980920@qq.com   
总部电话:020-81217181  ;020-81215070